中文  |  English




  • 睛彩·EyeArt展览概述

    睛彩·EyeArt国际青年艺术展

    “ 睛彩 · EyeArt国际青年艺术展 ”由联合国人居署青年赋权与城市生态安全委员会支持,各国青年人联络组织、为青年创作人打造的展览、创意、交流、合作平台。青年拥有光明和希望, 睛彩国际通过“艺术”与“展览”项目及公共艺术活动的形式,推动世界文化的表达、对话与理解,传达共同构建未来繁荣文化图景的美好意愿。

    “睛彩国际覆盖至亚洲、欧美及非洲等国,已经在中国、美国、以色列、新加坡等国启动艺术品征集和艺术机构合作。



  • 睛彩·EyeArt展览构成


    睛彩国际展共有三个单元:“ 睛彩 ”常规展、“ 睛彩邀请展 “、“ 睛彩公益 展 ”。参展作品经过组委会选拔,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礼品,鼓励更多更广的创作热情。

    “ 睛彩·国际青年艺术展 ”由三个展览单元构成

    单元Ⅰ: “ 睛彩 ”常规展
    “ 睛彩展 ”向各个国家35岁以下艺术创作人募集作品,作品形式不限、题材不限,为青年创作人提供国际交流展示机会,呼唤带上你的艺术创作走遍全球。

    单元Ⅱ:“ 睛彩邀请展 ”
    组委会特邀艺术家。

    单元Ⅲ:“ 睛彩公益展 ”
    睛彩国际获得了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为了推动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和理解,睛彩公益展搭配公益讲座陆续展开。


  • 画册下载

    睛彩·2017国际青年艺术展 - 北京展 画册(立即下载
    睛彩·2017国际青年艺术展 - 纽约联合国总部展 画册(立即下载




  • 策展人文章|睛彩研究 - 当代青年艺术概述

    —— 朱晴

    当代艺术正在改变更多人的生活,不同地域、身份、社会分工的差异通过当代艺术的传达逐渐被消解。中国的当代艺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重要的意义是塑造艺术品市场,至2016年末,我们又看到它参与到社会主义城市改造产生的高级意义。这种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政治目的的主动表达、大量社会资本的集体导入、多个行业的同期聚焦。我们认为,随着艺术群体在时间和空间上广泛分布,当代艺术“被普遍看懂”与它前卫的属性矛盾成为当前的主要矛盾。当代艺术是对当下精神和本质的高度提取和表达,理论、语言、哲学、实验在有限群体中被讨论和理解。85‘新潮是中国大陆影响最盛的当代美术运动,这场运动的重要人物森达达,即便他主张认为当代艺术是以普世价值为精神指向,但他的作品绝不是为“普及”目的而创作。今天,森达达创作于1983年的作品《死亡的太阳(一车块状蜂窝煤灰)》、黄永砯创作于1987年的《‘中国绘画史’和‘西方现代艺术简史’在洗衣机洗两分钟》仍很难被多数人看懂。

    第一性:看与被看

    广义的艺术包含当今所有与审美和精神体验有关的作品和创作活动,一幅美好的图画意味着对视觉具有意义。只有视觉的审美,是“无利害关系”、无目的的和目的性的审美。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未必拥有高超的表达技巧,但一定拥有审美经验丰富的眼睛。那么,我们谈及审美,什么是美呢?理论认为,美的形式,是主观与客观在审美主体的意识中的统一。通俗的说,是观看者与作品的达到统一,美一方面是观看的作品本身,另一方面也是观看者主体的状态。以雕塑的创作和欣赏为例。雕刻家通过雕刻使得大理石成为鲜活的形象,例如人们熟悉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创作的《思想者》,雕塑形象本身是形式的、材料的、无生命的单纯的抽象,审美的观看不是看到单纯的印象,而是当它在我们的知性中取得形式时,它才是鲜活的形象。总的认为,人们观看事物的方式,受个体知识、经验、信仰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费迪南德·席勒(Schiller, Ferdinand Canning Scoot,1864—1937年,英国哲学家、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总结过两种观看之美。一种是融合性的美,在紧张的人身上恢复和谐;一种是振奋性的美,在松弛的人身上恢复能力——从而使人成为更完美的人。因此,我们认为,当展示的作品足够丰富多样,作品被观众看到获得的审美情感就更丰富和真实。为了达成这种多样性,我们一是希望实现创作主体来自不同地域、年龄、身份,从而获得具有多元的教育背景、地方文化、精神信仰等样本;二是拥有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媒介材料、技法风格等的多样性。由此,一次展览才更加具有现场的和时代的意义。

    当下的不确定性功用。

    艺术对社会的反应,基本是从人文主义的立场来切入的,大体有两个任务:一个是正面的任务,就是描绘一种有普世的理想的生活;另外一个就是侧面批判的任务。为了实现这样的任务,艺术有古典主义的表达、有极简主义的表达,形式不同;有人用绘画表达、有人用摄影,语言不同——艺术家之所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缘于这种深入骨髓的使命感。

    许多理论家已经意识到,中国的当代艺术显然不可能成为西方的当代艺术;强行的按照西方现成的经验前行已令许多艺术家和从业者如坠迷雾。脱离了正确理论的实践使一部分人走进沼泽地,寸步难行。学院的根本目的,仍然是企图启发个体的人性和群体的进步。而当前,学院的语言与社会的理解力也遭断裂。什么是现代性、什么是艺术、什么是今天和昨天、什么是市场、什么是品味、什么是文化造城……这些思考,本应有一种哲学方式的探讨。如果没有,生存就变成了流水账目,今天完成早起、吃饭、社交、投资、喝茶、画画诸如此类。

    温克尔曼(Johan Joachin Winckelmann,1717-1768年,德国艺术史家和考古学家)对古代希腊这样介绍:“古代希腊的人们是完整和和谐的,他们具有丰富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既能从事哲学思考又能创作艺术,既温柔又充满力量。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想象的青年性和理性的成年性结合成的一种完美的人性,在那时,感性和理性还没有严格的区别而成为两个领域。个体本身就能代表人类的完整,单个的希腊人就能表现他的时代。”——这种个体的高度如今已经不可能实现了。自19世纪末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以来,社会分工割裂了艺术家个体的完整性,直接导致设计师、建筑师从艺术家群体剥离。又随着科技、互联网、智能技术成为政治经济的驱动力——人们对艺术品的思想性似乎不那么迫切需要了,对技艺的标准高于对思想的标准。而另一方面,纵观全局,艺术家个体的思想也被撕成碎片,艺术从业者找不到准确的角色。就艺术家而言,在当代艺术的实践中,主体思考与行动本质脱节,进而造成个体与社会脱节,创作与真实表达脱节,贡献与需求脱节,那么付出与回报也脱节又反噬主体思考的正确性和哲理性。

    然而,我们依然坚持艺术家的地位至关重要,并期待青年群体会改变或修补某些现状。当今青年艺术群体普遍有着学院背景或研习经验,并且心智成熟,及早的进行自我风格的探索。前文,提及温克尔曼说“想象的青年性”,事实上,这种古典哲学还进行青年崇拜,认为青年的浪漫热情和风华正茂,与希腊艺术充满热情的赞美在气质上相一致。1891年到1905年,全欧范围内兴起“青年艺术风格”,青年风(Jugendstil)左右了当时各界创作方向,奥地利为了表示与老派发决裂,将它更名为“分离派”(Secession),法国称之为“新风格”(Art Nouveau),英国人称作“现代风格”(Modern style),意大利人称之为“自由风格”(Stilo Liberty),它甚至波及日本设计与建筑领域。

    我们知道,青年、不仅青年,人的天性和谐的竞争只不过是一个观念,在每一个时期都有着巨大的矛盾和苦痛。“一个向社会公开宣战的豪侠青年”——恩格斯评价席勒的剧本《强盗》——他们提出:我是依附于现实呢,还是依附于理想?我是把现实作为不满的对象而依附呢,还是把理想作为向往对象而依附?大致认为,如果艺术家选择第一种选择,那么作品是讽刺的;选择第二种情况,作品是悲观的。如果艺术家描绘的生活或主体有缺陷,或者表达理想遥不可及,那么这种作品将会是悲观的;如果艺术家描绘自然和理想是积极的、现实的存在,那么这种作品是有如田园牧歌。只不过两种选择的表达都应当避免流于妄诞和空想。

    文:睛彩国际北京展主策展人 - 朱晴



  • 策展人文章 | 睛彩研究 - 艺术青年样本归类

    —— 朱晴

    青年样本。
    现实和理想之间,还存在第三种情况吗?我们对获取的近千件样本进行分类分析:

    第一种归类:
    关于“我”的现实:真实、生动,源自生活的。版画《记忆里》描绘了作者记忆里的场景,爷爷第一次带自己上街玩耍,画面意境模糊但美好;绘画作品《聚散》、《饭后再说事》、《秘no.53》、《隐者的视线》、《我像一串鱼》、《匿之境》、《对白》、《父亲》、《沙发》、《帆布鞋》、《如此世界》、《零落园系列》、《缠》、《幻想的收获》、《Dreamcatcher》、《沉兽》……以“近景”特写的方式描绘了在家庭的、学校的、童年的、隐秘的个人情感。

    第二种归类:
    关于叙述思考与现实相关的宏大主题:如绘画作品《社会关系》、《秩序法则》、戏剧作品《逃离阴影》、雕塑作品《做个好人以便看起来像个好人》等是对社会状态与人格特征关系的思考并进行自我反省;绘画作品《景观的启示》、《tree house-x》等作品隐喻商业经济和现代化生产造出的社会景观;雕塑《山石系列》、国画作品《不是山·不是水》、《The Bogus Moutains》、《云水绕桃源》、油画作品《野草野火》、《碧提宫的思想家》、《津津有味》等作品描绘人与自然生态的相互关照;摄影作品《中国非遗人家》、绘画作品《心经—字体设计》、雕塑作品《山海经系列》等深谙华夏文明智慧与传承责任;平面设计作品《空洞》、绘画作品《力量》、《一粒米》、《植物世界》、《津津有味》、《易碎风景》等响应当今环境保护国际主题 ;摄影作品《等待》、《藏红系列》、绘画作品《浮根系列》、《磨刀工》、《瞬息系列》、水彩作品《多彩街景》等记录了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遗失的美好;而综合材料作品《山非山兮水非水》、绘画作品《旧世界》、《Tool Man》等则对现代文明的机械化发展进行批判 ;雕塑作品《浮萍》、绘画作品《生命追溯》、《爱琴海之思》等作品则表明了现代生活中“人生而静,人生如寄”的人生观。

    第三种归类:
    对于日常媒介的使用和指射:综合材料作品《一撇一捺皆有痕》将画国画竹子的整个过程全部用雕塑的形式呈现;绘画作品《章鱼》由章鱼触角上的吸盘联想到大大小小的相互带动的齿轮,所指渺小的社会个体;绘画作品《旧物》以珍爱的旧衣服旧首饰为观照物。对理想的表达不乏观念的媒介和形式:综合材料作品《Traped》铁丝金属缠绕,仿佛现代人被绑捆的一个欲望之壳;综合材料作品《默》在材料上主要以绡、植物种子、水墨为主,结合传统手工拼贴,绗缝刺绣等工艺;《岚》则是拼布艺术组成的手缝艺术品;产品设计作品《互训》结合大漆空灵嫁接纤维中的毛线和皮;综合材料作品《维他命5》以极其忍耐、无聊的挤点方式构成物我相容的生命体验;油画作品《弥》努力的把“以意构境”、“以意造型”、“以意生色”展现在画面中;雕塑作品《古风-游》将古代人物形象抽象化……总的来说,它们涉及中国绘画的当代表达、民族思维与现代文化的观照方式、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等重要的时代主题,艺术语言的拓展将传统的观念、思想、形式延续成新的实验课题。

    另外,为了给观者提供最佳的观看参照,我们邀请有样本意义的青年艺术家及其作品参加展览。这类艺术家及其作品完成了一个极其陡峭的过程:从无依凭、无根基的纯粹主体经验,得以完成意识觉醒和融合,完成赋予个体与外在的同一 ——《十日谈》这件作品令人印象深刻,30个课桌里藏有30个残酷、悲惨、外表绚丽的小世界。李琳琳的装置作品《Decameron》、《The Garden of Eden》作品自成风格,幻像丛生;《蘑菇商店》中动物骨骼大部分是在宠物医院得到的猫狗的尸体。她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诉求、责任和表达,“我非常看重视觉因素,我认为观众能否接受作品的观念,主要取决于作品的视觉效果。我不喜欢空洞的概念,很多作品复杂的概念,只是为了掩饰作品的简单和制作的粗糙。好的作品,一定是用最震撼的视觉效果去征服观众,不用文字,观众也能通过感受去理解作品。”
    崔岫闻评价这位青年女艺术家说“艺术创作最独特的地方是她的思维空间,她的思维触角如内窥镜一般游走在生命的内在世界里”。

    影像作品《基因糖》的场景和物体来自网络图片,作者卢杉杉将这些图片打碎重组拼贴在一起,制作成动画,对复制品进行复制杂交,用图片制造一个仿像的世界。她认为:“既然如今很多人类都沉溺于以图像的形式存在于网络之中,那我就干脆让我影片中的人物生活在这些网络图像构成的平面国里。在我看来,当下的文化方式本就是一种现成的、重组的、采样的、杂交的方式。”是的,科技再发达,我们也无法了解自身的秘密。艺术对我们的意义,是它更接近进化的那层世界。

    怎么能用很简单的语言解释世界的理论结构?周松通过在虚拟的三维空间里,《弦的蠕动》让无序的“弦”线条有序的运动起来,延展出一幅理性的宇宙的交响乐。他是中国青年一代超写实主义画家代表,通过绘画身体/小动物/果实,塑造精神/物质/能量关系。《弦的蠕动》是最新作品,我们也看到他另一方面的才华,即对宏大叙事和宏大结构的自如驾驭能力。

    对印象主义而言,绘画本身即为了力图捕捉物体在特定时间内所自然呈现的那种瞬息即逝的颜色。来自巴拿马的Sally ( 黄莎利)对色彩的直觉式的表现极具天赋,画面形象、结构等在作品中统统让位于富有情感的色彩。她幼年在拉美各地和中国的游学并习画,《异域风情》显示它的主人所享受的一切,浓郁的拉美风情与鸟语花香的世界,印地安妇女手工缝制绣品与画面融为一体。我们不再注意感情色彩和文学特性,而沉醉于画面的美好以及它唤醒我们对阳光奏鸣的向往。

    徐帆有着精湛高超的写实技法,个人研究领域广泛,并且在艺术与科学之间寻找归一的逻辑。他的作品有如当代寓言,彩塑《肖恩羊—羊贵妃》穿着京剧戏服(2015作为“送给威廉王子的礼物”入选中英文化交流)可爱又藏有静穆的思索。参加本次展览的油画作品《效仿乌鸦喝水的护理先生》,图像美妙又表现出荒诞不经的社会精神图式。

    更多的样本研究,也参考业已存在的观看标准,它们是:美、真理、天才、文明、形式、品味,等。作品之多、内容之丰富、背景之多元,在此不能一一罗列,但它们为我们检验了当今青年艺术群体的基础生态,回应本章节一开始提出的关于第三种可能性的问题——是依附于现实呢,还是依附于理想?是把现实作为不满的对象而依附呢,还是把理想作为向往对象而依附?——事实上,我们研究发现,当下的青年群体普遍通过艺术表现理想或者是把现实提高到理想。

    文:睛彩国际北京展主策展人 - 朱晴



  • 策展人文章 | 以睛之名:再谈审美经验

    —— 朱晴

    本次展览取“睛”命名,概因视觉艺术是世界通用的交流语言。绘画、雕塑、戏剧、民间艺术、建筑设计、影视、音乐等艺术形式,首先是被我们的“眼睛”看到,从而产生积极能动的鉴赏、消费和批评活动。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鲍姆嘉通(1714-1762年,“美学之父”)第一次赋予审美这一概念以范畴的地位。他认为,美学即是感觉与情感规律的学科。以艺术为研究对象,拥有一双具有美感经验的眼睛极为重要,对此,苏联革命电影导演Dziga Vertov1923年在文章中写到:“我从时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我协调宇宙中个别或所有的点,由我主宰它们的立足之地。如此这般,我创造了认识世界的新观念。这样,我就用新的方式,解释你不了解的世界”。

    客观的讲,视觉的审美不存在性别、年龄、语言、教育背景、社会角色、宗教信仰等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审美式的观看,以肖像画为例,人物、姿势、脸部表情和风俗习惯通过画家的技巧描绘出来,呈现心理或社会方面的关系。当然,我们从不单单注视一个东西,眼睛总是在移动,我们的思维总是在忙碌,总是将事物置于围绕它的事物链中,审度物我之间的关系。同时,别人也在观看我们,他人的视线与我们的相结合,使我们确信自己置身于这客观的世界之中。

    在全球范围内找到一种共同的语言,并通过展览进行一次交互关系的尝试,并且从中找到共同的话语。该展览彩分为常规展、邀请展、公益展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常规展为打算欣赏当代艺术而又没有系统知识和经验的观众提供一个具有内聚力的途径;第二单元邀请展作为标准样本的参照物——就像法国伟大的小说家巴尔扎克看到弗朗斯·哈尔斯的画作时所说——“丰富了我们对同时代人的认识,也提高了我们对那不断增强的冲力之敬畏。这种力量足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生命的活力。”

    第三单元公益展注重关注多样性,微观至艺术与城市、艺术与生态、艺术与传承、艺术与下一代等全球共同话题。我们期待这场走遍世界的展览能够为使命和责任产生意义,并不断提出和关注新的声音,寻找新的艺术文本、范式和语法,从而补充和丰富我们正在践行的当代艺术史的内涵。

    结束语:
    本次展览作品有着形形色色的风格、技巧、选材、主题、形式、目的,从对数千件作品的梳理中,我们发现当代艺术发展在青年群体身上表现出来的共性与个性;从而能够结合我们当下所处的历史环境和社会阶段,进行新一阶段发展的实践和探索。目前,许多展览同期发生,我们希望藉由该展览找回展览对艺术家、对艺术研究、对大众审美、以及对文化生态的真正意义。我们所采取的理论方法,是把困惑和问题回归到最基础的本质上,然后在逐步往上推理。我们的理想,又何尝不是现实和理想的合一,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综合?此中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最后,祝愿本次展览于北京/以色列/纽约联合国取得圆满成功。我们期待热爱生活的人从现在开始用绘画表达自己,而杰出的艺术家从这里走向世界。

    文:睛彩国际北京展主策展人 - 朱晴


  • 睛彩·EyeArt - 展览概述
  • 睛彩·EyeArt - 展览构成
  • 电子版画册下载
关于联系/关注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17 Eye Art Internationa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